• 
    
    <output id="klzis"><font id="klzis"><td id="klzis"></td></font></output>
    <dl id="klzis"><font id="klzis"></font></dl>
    <output id="klzis"></output>
    • 袁丹《非人,非物》尺寸可變裝置   棉花 、紙 、 絲襪 、膠 2012

      袁丹《非人,非物》尺寸可變裝置 棉花 、紙 、 絲襪 、膠 2012

    • 袁丹《生物學體驗》尺寸可變裝置   2018

      袁丹《生物學體驗》尺寸可變裝置 2018

    • 孫秀榮《新娘》65cm×25cm×15cm雕塑   石蠟   2007

      孫秀榮《新娘》65cm×25cm×15cm雕塑 石蠟 2007

    • 孫秀榮《universai》40cm×40cm   蠟畫2018

      孫秀榮《universai》40cm×40cm 蠟畫2018

    • 袁丹  石蠟作品制作中

      袁丹 石蠟作品制作中

    • 孫秀榮   雕塑作品制作中

      孫秀榮 雕塑作品制作中

    1 /

    女人不是天生的,女人是變成的,因為改變而軟弱,因為改變而強大。

    ——波伏娃

     

    近代以來的中國女性藝術,隨著中國女性解放運動的進程而發展。三十年代起最早登上中國現代畫壇的第一代女性藝術家,更多是在作品中自然而然地體現出女性在色彩和感受方面特有的敏感,以及題材方面特有的傾向等;建國后至八十年代,由于追求男女無別的社會導向,這一時期女性藝術家的創作與男性藝術家作品趨于同質化,甚至不再具有女性作品的特質。直至九十年代之后,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新思潮的興起,站在女性視角反思個體生存經驗和內心歷程的作品才又出現在當代藝術領域,與此前不同的是,對于女性主題的觀照,已經不僅僅停留于作品表面的題材、色彩等方面,也不再以呈現柔美的“女性風格”為追求,而是借助更加多樣化的當代藝術手法,直面當代女性身體與心靈的真實體驗,更加深刻地感受著女性生命中所面對的生與死,愛與痛,青春與衰老。

     

    袁丹、孫秀榮的創作正是這種時代傾向的延續。她們作為80后女性,同時兼顧藝術家、妻子和母親的身份,走過了從獨立個體到經歷婚姻、生育的心路歷程,對于自身堅強與脆弱的時刻,對于生命從誕生到死亡的過程,對于靈魂與肉體所經歷的考驗,都有了更加切身深入的體會,她們開始從藝術家的角度出發,將一點一滴的生命體驗,融入她們的思考和創作,通過她們的作品呈現出來。

     

    袁丹的創作轉折點,是從對于“自我”的探索和表達開始的。在她早期的作品中,還是經常會有“他者”的參與,后來隨著自身的成長和個性的轉變,她開始拒絕“他人”在作品中的出現,轉而通過對客觀世界的主觀截取呈現個體的內心感受,以追求更加客觀化的自我表達。攝影作品“象形”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女性的日常用品絲襪與形狀不規則的填充物相結合,不明確的輪廓和神秘感,傳達出藝術家對于女性生命與身體混沌而復雜的感受。

     

    截取客觀的“物”作為表達手法的攝影,可以說是袁丹通過“物”進行創作和表達的開始,此后,袁丹開始嘗試由平面走向三維空間。從小熱愛科幻的她,從科幻小說《弗蘭克斯坦》中汲取靈感,在此前思路的基礎上,創作出裝置“非人,非物”。巨大的仿佛由肉色碎片組合而成的條索裝置懸掛于空間當中,肉色的不規則形狀使人聯想到生命體,但這又并非生命體,袁丹試圖借此傳達出她對于身體、皮膚、疾病的意識。也是由此開始,袁丹開始注意到膚色這種特殊的色彩給予人感官的特殊刺激,以及它與生命感覺的特殊聯系,這也使得她開始以膚色為基調進行一系列創作。

     

    “我認為這是一種很能激起人復雜心理的顏色。人是一種情感動物,對于每種顏色帶來的感官刺激,都有一種感受回執。那么膚色,應該是最令我們難以言說的顏色。它包括我們對皮膚的定義,對肉體的定義,對肉欲的定義,以及對疾病的定義,同時它會給我們很多不同的情感,或是愉悅,或是危險,或是忍耐等等。”袁丹如是說。正是出于這樣的理念,袁丹嘗試了更多以膚色為基調,以不同材料為載體的創作,由此誕生了“關于肉感的諸多可能”、“生物學體驗”以及“乳膠”系列作品。

     

    “關于肉感的諸多可能”采用了傳統的國畫材料,以膚色在紙面上呈現了諸多生命體和非生命體形象,這樣的呈現似乎模糊了人、動物、植物、世界之間的界限。袁丹說,那些類動物的形象本身,是她對自我身體動物性的一種探索。除“關于肉感的諸多可能”以外,裝置“生物學體驗”,其靈感來自海星,同樣是從這個角度出發而產生的。這種在不同物種間以膚色建立起來的相似性,大概可以說包含了作者對于自身生命存在形式的困惑,也可以說是作者對生命之所由來的一種質詢。

     

    而在女性的生命體驗中,除了誕生、身體、病痛……等因素之外,“時間”必然是不可忽略的一環。 袁丹試圖把對于時間的感受也呈現在作品當中,由此創作了“乳膠”系列短期雕塑。這是一組注入時間概念的雕塑,以乳膠氣球為材料,以空氣填充作為支撐,隨著時間的流逝,由飽滿到泄氣,作品在時間維度上的每一刻都呈現出不同的狀態,使人聯想到于不知不覺中流年暗換的生命過程。

     

    如果說袁丹對于女性生命體驗的反思與呈現更多集中在生命源起、身體、病痛、衰老等元素,孫秀榮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則是從另一個角度切入:她把目光更多投向婚姻儀式乃至婚姻本身在女性生命歷程中的地位與影響,乃至在人類歷史當中的意義。而在表達手法上,孫秀榮與袁丹不謀而合。她同樣試圖將對于時間的感受呈現在作品之中,而她為作品賦予時間維度的方式是燃燒。她的“新娘”系列作品,其主體形象是以石蠟為材料所塑造的中國歷史上的歷代新娘,而這組“新娘”,將以燃燒的方式呈現。

     

    燃燒”本身就是作品的一部分——燃燒是一種消耗,但同時也散發出光和熱——成為新娘作為女性生命中的閃耀一刻,也是擔負更多使命的開始,婚姻的開始一方面意味著身份的轉換,青春的結束,歲月的消磨,但也意味著女性開始展示出更加引人注目的,對于家庭與社會的能量。而“新娘”系列作品在展出現場的燃燒過程,對于觀者來說無疑是一場視覺與心靈的震撼。
     
    在完成這組作品的過程中, 孫秀榮也發現了石蠟材料的更多特性,并試圖借助這種材料的特質,呈現更多不同角度的生命感受。她的蠟畫系列“universal”,利用了石蠟這種材質融化、流淌、半透明、色彩變幻的特點,配合光線的營造,創作出一系列如同宇宙、星球般視覺效果的蠟畫,它們的紋理與質感是材料本身自然流淌并隨時間凝固而形成,正如自然界萬物的生成過程,在藝術家的手中,它們具有神秘而夢幻的色彩。如果說,“新娘”系列反映了女性藝術家面對日常世俗生活時的生命體驗與反思,“universal”則呈現了女性藝術家更為超越性的感受,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女性對于世界宇宙獨特的認知感覺。

     

    而說到兩位女性藝術家所選用的創作材料,也頗為耐人尋味。袁丹所選用的乳膠,孫秀榮所選用的石蠟,都具有柔軟易塑造卻穩定不易改變的雙重性質,都具有相當的韌度——乳膠本身柔軟輕薄、不具有固定形狀,但卻能通過拉伸、膨脹、塑造,凝固,呈現出明確而各異的形態;石蠟在遇熱融化后變得柔軟、流淌,卻能夠在經歷捶打、揉捏、撕拉、冷卻后,塑造出鮮明的形象,并具備相當的質感。身為女性藝術家的她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這樣的材料,或許是因為它們正符合了女性的生命特質與性格——她們本性中既有溫柔、脆弱、敏感……的特征,卻能夠在生命歷程中克服肉體與精神的重重考驗,表現出執著、強大的堅韌。袁丹說:“弗洛伊德曾經提到過‘形狀的性別’,我認為材料也具有性別的區分,‘柔韌’可以說是陰性材料的普遍特性,從這種特質上區分,女性主義藝術所采用的可以不僅限于‘布料、蕾絲、絲襪’等等‘女性化’的材料,而是可以具有更多可能性。

     

    對于這些材料的癡迷與好奇在她們開始接觸這些材料后就再也沒有停止過。除了利用氣體填充,袁丹也試圖結合其他材料,使乳膠呈現出堅硬的凝固形態,創作出以乳膠為材料的另一系列作品“乳膠01”。孫秀榮則利用蠟的特殊質感與染色特點,制作出“蠟肉”系列作品。在這些作品里,材料在她們的創作中呈現出了一種柔軟視覺與堅硬觸覺之間的奇妙反差。袁丹的另一件作品“凳子”,同樣利用了乳膠的柔韌性,凳子表面的小小突起在受到外力壓迫變形后慢慢復原,似乎展示著頑強而百折不撓的生命力。也許,她們對于這些材料永不休止的探索,也正是她們對于自身的一種探索。

     

    兩位藝術家以這些獨具柔韌性質的材料,呈現出獨屬于女性的精神向度和藝術特色。也許這種柔韌既存在于材料中,也存在于她們的作品中、精神中、生命中。這次展覽,既是兩位女性藝術家之間的對話,也是她們站在女性的精神視角,與世界的一
    次對話。每一件作品的背后,是她們真實走過的生命歷程,這些感受既獨屬于她們,很可能也折射出更多人的人生旅程。希望更多觀眾可以走進現場,去分享她們的生命體驗,尋找自己內心的一份共鳴。


    ■ 文 / 夏飛

    ————————————————————————————————————————————————————————————————————————————————————————————


    袁丹  Yuan Dan

    1982年出生于中國遼寧,2006年本科畢業于魯迅美術學院攝影系,2008年至2013年赴法深造,獲得法國尼姆高等藝術學院碩士學位,2015年在大連組建個人工作室,現生活和工作于大連。


     

    孫秀榮  Sun Xiurong

    1982年出生于中國遼寧,2007年本科畢業于魯迅美術學院雕塑系。畢業后師從于著名畫家陳彥娥,從事工筆國畫,現工作和生活于大連。

    ————————————————————————————————————————————————————————————————————————————————————————————

    < 返回

    1 /
    一区在线视频,久久国产精品久久AVDⅤD,色视频二区最新视频,99精品久久只有精品2022

  • 
    
    <output id="klzis"><font id="klzis"><td id="klzis"></td></font></output>
    <dl id="klzis"><font id="klzis"></font></dl>
    <output id="klzis"></out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