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klzis"><font id="klzis"><td id="klzis"></td></font></output>
    <dl id="klzis"><font id="klzis"></font></dl>
    <output id="klzis"></output>
    • 款識 王安石和詩贈女  癸巳秋月樵夫書       鈐印 老樵  玉皇樵夫  空靈  浩氣長存  慎獨       尺寸 135x 63 cm

      款識 王安石和詩贈女 癸巳秋月樵夫書 鈐印 老樵 玉皇樵夫 空靈 浩氣長存 慎獨 尺寸 135x 63 cm

    • 款識 松源崇岳禪師詩  癸巳秋月樵夫書        鈐印 老樵  玉皇樵夫  空靈  無求       尺寸 135 x 61 cm

      款識 松源崇岳禪師詩 癸巳秋月樵夫書 鈐印 老樵 玉皇樵夫 空靈 無求 尺寸 135 x 61 cm

    • 款識 老子道經上篇三十一章       甲午夏日樵夫書       鈐印 老樵  浩氣長存  空靈       尺寸 115 cm × 133 cm

      款識 老子道經上篇三十一章 甲午夏日樵夫書 鈐印 老樵 浩氣長存 空靈 尺寸 115 cm × 133 cm

    • 款識 德誠船居寓意詩  癸巳中秋樵夫書       鈐印 老樵  無求  空靈  精氣應從筆底來       尺寸 65 x 137 cm

      款識 德誠船居寓意詩 癸巳中秋樵夫書 鈐印 老樵 無求 空靈 精氣應從筆底來 尺寸 65 x 137 cm

    • 款識 蘇淵雷題西禪寺詩  癸巳秋月樵夫書   鈐印 老樵 玉皇樵夫  空靈    尺寸 46 x114 cm

      款識 蘇淵雷題西禪寺詩 癸巳秋月樵夫書 鈐印 老樵 玉皇樵夫 空靈 尺寸 46 x114 cm

    • 禪

    •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 心經

      心經

    • 款識 俞明震于竺詩  癸巳樵夫       鈐印 老樵  空靈  無求       尺寸 137 x 63 cm

      款識 俞明震于竺詩 癸巳樵夫 鈐印 老樵 空靈 無求 尺寸 137 x 63 cm

    • 行止無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

      行止無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

    • 以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

      以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

    1 /
    展覽介紹
    《漢墨楚韻:盧步東書法展》序言
     
     
          2012年秋,硅谷亞洲藝術中心參展西湖藝術博覽會,經劉云老師之邀,盧先生前來參觀,他氣質清峻,要言不煩,顯然通透明達之士。之后,我們藝術中心與欽哲藝術中心在杭州諸多合作展覽活動,他都撥冗前來,接談甚多,略知其際遇之奇,又得觀其書跡,筆墨沉酣,飽有真趣,深為嘆服。
           盧先生1949年生,祖籍福建,一歲時隨祖母定居杭州。其外祖父吳淦,為清末民初杭州名書家,母親工小楷,姑父、姑母也皆通經善書,經常把筆授書,如同己出。幼時和家人寄居杭州水福庵,又得方丈信空法師的照拂。故盧先生能自幼學書,根基牢實,并為終身之好。
          公務紛忙,也未曾輟筆,常臨池以抒懷遣興,退休之后,更是傾心力於此道,純為個人之修養,極少示人。昔有“烏紗帽底好題詩”之說,今則有“烏紗帽底好寫字”,盧先生的低調內斂,非常讓人感佩。他的書法,筑基既深,取法於秦漢之隸、簡和北碑之樸拙渾厚,又得晉唐帖學之結體精嚴,自然流露一己之修養、性情和 閱歷,形成了厚樸而不流於板滯、新巧又不失之險怪的面目,“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情懷於筆墨之外,趣味橫生,讓人玩味不已。數閱其精品,事后回味,感受 如見清人金冬心、近人李一氓之書。今蒙杭州欽哲藝術中心大力協助,精選佳作由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分兩集出版,并選力作50餘幅來美展出。
          盧先生的叔父盧福寧將軍,姑父劉仁將軍在兩岸分治后,均為臺灣政要,這一家族背景,對一直在大陸生長的盧先生的遭際自有影響。數十年中,盧先生從業幾多,數經生死,周游甚廣,見識頗豐。“文革”后,先后任杭州市政府副秘書長、民主建國會浙江省副主任委員、民建中央委員(第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十一屆)、浙江省旅游集團總經理等。如此際遇自是非常人也,自是理解他書法風貌的要訣之一。
           盧先生以“樵夫”自署,也頗耐人思量。王維名詩《終南山》末句“隔水問樵夫”,意味不在“問樵夫”,而在“隔水問”。問也者,詩人也,士人也,官場得意、 失意抑或半得意人也,反正不是砍柴人;隔水者,非深溝,非大壑,不深不淺 、不急不緩之小溪澗也,有間距,但又不遙遠。深山老林中,一問一答間,流水潺潺,野趣橫生,士人也算半個砍柴人。這大概是中國隱逸文化里深蘊的心理圖景吧?這是我自己的猜測。不知盧先生以為然否?
     
                               
    硅谷亞洲藝術中心館長  舒建華
                             2014年10月
     
     
    —————————————————————————————————————————————————————
     
     
    修煉習字“三悟”
     
          我百日抓鬮,得一宣紙,時正值杭州解放之日。我的一家隨祖母從外省遷杭州定居,寄住水福庵,與姑母姑父同住。那時雖家道中落,時日清苦,姑父姑母于我視同己出,再得方丈信空與眾眷屬相攜,卻也平安。
    幼時見姑父整日伏案,研讀《周易》,撰寫《易》注,往來長輩,亦為其學究同僚,閑來頌吟辭賦,牽我同唱。我常圍著書桌,為其手書板橋體折服;母親承外祖父衣缽,專攻小楷;姑母每日教我握筆、習字、讀帖,始于柳顏。平時活動,便隨師父進入庵堂,聆聽眾僧念佛誦經,頗受熏陶。
          年青時漸漸喜歡閱古文鉆故紙堆,尤以簡碑拓本為甚,直至于今。雖工作變化,做過諸多行當,增了些歷練;讀了些書,又周游萬里,長了些見識;但始終對讀書習字難以釋懷。
          中國文字一脈相承,從結繩記事到甲骨文、鐘鼎、石鼓,從秦簡漢簡楚簡到漢碑摩崖,從魏晉到唐宋元明清,從書法來說,我深感簡碑對于中國書法應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承前啟后,作用非常。
          修煉習字感悟頗多,以“源”、“神”、“新”三字為要義,特記之:
          一悟“源”:簡碑書法,是當時人的“說話”、“念詞”、“記錄”,要注重體味當時的氛圍,追源尋根,筆筆應考究,字字求出處,有依有據,“入古”“入流”,又不能離譜。特別是字細節的豐富,即字的構架之嚴謹,骨骼之端莊,排列之有序,起筆之氣勢,收筆之了然。但又不能拘泥于細節,而忽視大格局、大氣象,全幅應成一體,力求渾然天成,同時又表現出大格局下文字的精致細微之美。
          二悟 “神”:書法的本質特征之一是書寫性,尤其是簡,是當時情景的記錄;碑亦然,先書寫后刻于石,雖已有了加工修飾,但碑上主要體現“神”似,所以習簡碑要充分體現手寫的特征,連貫融通,平而不平,直而不直,似連非連,似斷非斷,氣承一脈,不刻意,不率性,究其“形”,更要求其“神”。說到“神”,九分勤,一分悟,注重字的內涵,開悟方“神”。有神方能出新。
          三悟“新”:簡碑紙三種材質不一,表現形式當然順應歷史變遷,但萬變不離其宗。如何在宣紙上表現簡的酣暢流利,“隨意率真”;碑的古拙蒼勁,“渾厚質樸”;在宣紙上追求三者合一的新意,追摹古人的審美真諦,使古、樸、拙的筆法與宣紙、墨韻三者的自然結合,并使之表現出簡和碑的本質面貌,賦當今新意。
          總之,多讀簡、碑、拓、帖,篆、行、隸、草,從一個字的點撇橫豎捺勾提開始,分解其中各要素,取其精、擇其優;解其意、重組合。集百家之長,整合一體,節奏靈動,動靜有章。力求字古拙意濃、質樸有韻。
          時日眾友力促出一書法集子,“三悟”心得亦為自序,名《漢墨楚韻》,希驥觀者得悟同我。
     
    樵夫
    2014年7月

    < 返回

    1 /
    一区在线视频,久久国产精品久久AVDⅤD,色视频二区最新视频,99精品久久只有精品2022

  • 
    
    <output id="klzis"><font id="klzis"><td id="klzis"></td></font></output>
    <dl id="klzis"><font id="klzis"></font></dl>
    <output id="klzis"></out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