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海報
羅芳教授發言
浙江美術館館長斯舜威向羅芳教授頒發捐贈證書
開幕嘉賓合影
羅芳教授與曾宓先生在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1
展覽現場2
展覽現場3
主辦單位:浙江美術館
承辦單位:欽哲藝術中心
協辦單位:硅谷亞洲藝術中心
展覽地點:浙江美術館5、6號廳
開幕時間:2016.7.22下午2點
展覽時間:2016.7.22至2016.7.31
地址:杭州市南山路138號
乘云氣·跨日月——羅芳八十回顧展將于7月22日至7月31日在浙江美術館舉辦。作為對于羅芳教授藝術生涯的回顧,本次展覽全面展現了羅芳教授半個多世紀以來在藝術道路上的不懈探索和風格演進,展出作品共100幅,從多個維度展現了羅芳教授的藝術成就。
羅芳,臺灣畫學會名譽會長,祖籍湖南長沙,生于書香世家,其父羅敦偉抗戰勝利后時任和平日報社社長,其母何覺余則來自著名書法家何紹基宗族。1957年考入臺灣師范大學美術系,師從吳詠香、黃君璧,同時吸收馬白水、廖繼春、陳慧坤、虞君質諸師的西畫技巧和繪畫觀念,奠定了融合傳統與現代的繪畫基礎。1961年羅芳畢業后先后擔任溥心畬、黃君璧助教,期間臨摹明清諸家,精研董、巨、范、李的巨碑式結構,習得古人筆墨的精髓與氣韻,其后進行大量的寫生練習,由師古人轉而師自然,使其山水創作由外部形象逐漸走向內化,成為內心訴求的表達。1981年曾應臺灣國立博物館邀請,與張大千等名家共同繪制以臺灣為主題的氣勢磅礴的巨型畫作《寶島長春圖》,為當時唯一參與的女性畫家。
1989年,羅芳赴美訪學,期間接觸大量西方藝術,嘗試過油畫、雕塑的創作,并傾注大量精力研究包豪斯、康定斯基等人對色彩及畫面建構的再現,繪畫風格產生了較大的轉變,其間作品以反透視、變造型、再建構等表現主義的手法,利用點線面等抽象的視覺語言,試圖將東方的詩意與西方的抽象表現相結合,建立了融匯東西方藝術特點,兼具水墨韻味與視覺沖擊力的新風格。
歸國后,羅芳升等臺灣師范大學美術系教授,從事教學創作,直至退休后,仍舊筆耕不輟,她開始超越對于形式的追求,廣泛涉獵老莊、禪宗及理學經典,對于東方精神有了更深切的體悟。她開始在藝術創作中追索自然本來的根源,力求突破自我和外界之間的界限,回歸“大道”——羅芳這一時期的創作,進入了筆隨意走,人畫合一的境界,呈現出源自內在精神的蓬勃生命力。
本次展覽正是從師人、師古、師自然,融合東西方的藝術探索,回歸內在、以求大道三個階段,全方位展現了羅芳教授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從傳統山水畫的深厚功力,到融匯中西的大膽嘗試,直至打破一切文化、時空、材料的界限,將個人對于宇宙的體悟,淋漓盡致地抒發揮灑,我們可以看到一位畫家在其藝術人生中的點滴領悟,由涓滴之水匯為江河湖海,奔騰磅礴,氣象萬千。羅芳教授的藝術探索,一方面承繼了深遠的東方文化內涵,另一方面融入了作為當代人的精神體驗,其藝術風格的演進歷程在中國水墨現代化進程中極具代表性。羅芳以求道之心作畫的境界,也使得其中蘊含的豐厚的東方哲思和深切的生命體悟,已經超越了繪畫本身,在她的畫作面前,每個人都可以體會到其中那種超越羈絆、神游宇宙、大開大闔的暢快,或許,這就是藝術所能達到的至境。
不拘前人的廣闊視野造就了羅芳開拓創變的藝術成就,從藝以來,羅芳曾在海峽兩岸各地及美國舉辦多次個展,收獲了世界各地藝術界及觀眾的贊譽。2013年7月,羅芳教授的五幅作品就曾在浙江美術館《一池硯水太平洋》聯展中展出,驚艷了不少觀眾。此次羅芳教授再來浙美舉辦專題個展,將其藝術成就完整呈現——本次畫展主題取自《莊子·齊物論》:“乘云氣,騎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這既是羅芳教授于藝術世界中所收獲的領悟,也是她希望通過畫作分享給世人的心境。希望有更多的觀眾能夠跟隨著羅芳教授的筆墨,快意山水,暢游天地。
欽哲藝術中心預祝羅芳教授八十回顧展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