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klzis"><font id="klzis"><td id="klzis"></td></font></output>
    <dl id="klzis"><font id="klzis"></font></dl>
    <output id="klzis"></output>
    • 7

      7

    • 6

      6

    • 5

      5

    • 4

      4

    • 3

      3

    • 2

      2

    • 1

      1

    1 /

    展覽介紹

    主辦單位:欽哲藝術中心

    協辦單位:硅谷亞洲藝術中心

    開幕式:2016.7.23 下午3時

    展覽時間:2016.7.23至2016.8.20  周末預約開放

    展覽地點:杭州欽哲藝術中心

    地址:杭州市江城路(近上城區交警大隊)水門南弄3號錦繡創意園2號樓




    以山水為師,以天地為畫布。不求聞達于世,但求畫筆長濡;不求豐衣足食,但求五斗自足;但愿知交常相還,何須冠蓋滿京華。

                                                                                                                                           ——劉業昭

     

    最能打動人心的藝術,往往是天真的。

    藝術史上不乏追求天真的藝術家,他們在藝術創作中力求摒棄虛偽與巧飾,回歸質樸與本真,從中國的齊白石、方召麐、豐子愷,到西方19世紀末興起的以亨利·魯索為代表的稚拙派,乃至紅遍全球的民間畫家摩西奶奶”……他們在風格和技巧上或許相去甚遠,然而卻有著共通的精神和感染力:他們的作品往往給人一種難得的純凈感,從不擺出故作清高的姿態,卻流露出一種來自人間的溫暖氣息,干凈可愛,有如透過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然而,一個畫家的作品要達到這樣的境界,并不容易:第一,要能夠做到,無論何時,都始終保持一顆充滿熱情與率真的赤子之心;第二,要能夠做到得意忘形,超越技巧意識,寓有法于無法,而臻于化境。這既要求畫家內心始終保持充沛而豐富的情感活力,同時也考驗著畫家將內心體驗轉化為藝術觀感的功力——劉業昭正是這樣一位難得兩全的畫家。

     

    劉業昭(1910~2003),字左彝,生于湖南長沙望族。其父劉翯曾任湖南選鋒水師中軍營管帶,后投身辛亥革命,同時,劉翯也是當地頗具名氣的書法家,堪稱文武雙全?;蛟S是繼承了父親的熱血與藝術天分,劉業昭的一生,始終致力于兩件事:一件是繪畫,另一件是報效國家、服務公眾。

    自幼喜愛繪畫的劉業昭,幼年亡母,父親也在十八歲時去世,在兄姊們的資助和鼓勵下,考進國立杭州藝專,學習中西繪畫六年之久,期間與蕭傳玖同窗,曾受教于林風眠、潘天壽先生。力求畫藝精進的劉業昭,于國立藝專畢業后,又赴日本明治大學美術學院深造。然而不久,抗日戰爭爆發,劉業昭毅然歸國,投筆從戎,滿懷一腔熱血投入抗戰事業,曾任湖南三民主義青年團主任委員。后赴臺,退出政壇,復歸藝界,從此再未放下鐘愛的畫筆。

    1960年,應舊金山州立大學許芥昱教授之邀,赴美舉辦畫展并留美任教。1964年又與王昌杰、鄭月波兩位國立藝專同學知交在州立大學聯合畫展,三人中,王昌杰精花鳥,鄭月波精動物, 劉業昭精山水,長期活躍在舊金山灣區,被合稱灣區三老。劉業昭任教于舊金山州立大學后,作畫愈勤,1967年退休后,亦未曾松懈。他在與舊金山隔海相望的堤波隴市(Tiburon)開設了自己的寒溪畫室,婉拒了子女的贍養,堅持依靠作畫獨立生活,他常年無休的畫室,成為堤波隴市一處不可或缺的風景。除此之外,他一如既往地關心社會,參與創辦了當地的扶輪社(以增進職業交流及提供社會服務為宗旨的社會團體),盡己所能,熱心助人。

    劉業昭因其畫作獲得了無數美國觀眾的喜愛,同時,也因美好的品格贏得了當地人的尊敬,被評為堤波隴市的桂冠畫家榮譽公民。在接受一家雜志的采訪時,劉業昭曾說:我活一天就要畫一天,直到死亡來臨,那才是我真正退休的時刻。他的確用行動實現了諾言——到九十三歲逝世之前,他仍然堅持每日作畫,親自裝裱,直至生命的終點。

     

    綜觀劉業昭的一生,可以說,他人生中的每一次選擇,無不遵從著內心的熱情與本真。明白了這一點,我們也就不難理解,劉業昭的作品為何具有那種深入人心的感染力。

    劉業昭筆下的山水、動物,都是可親近的。他的山水多為彩墨,以花青、赭石、黃綠層層迭染,冷暖搭配的中間色給人以溫暖和諧之感,時而以少量朱砂、朱磦點染出房屋、小舟,以數點跳脫的亮色點醒畫面。這位湖南籍畫家筆下的滿紙蓊潤,常常讓人想到沈從文筆下那些蒼翠欲滴,秀美淳厚的山川,還有那些穿梭江上的小船和悠遠的歌聲,每一幅山水,都寫滿了身處異國的畫家對于故鄉的深切懷戀。劉業昭筆下的動物,同樣美好可愛,他的枝頭小雀,很容易讓人想到他的恩師林風眠,不過劉業昭的小雀,比其師更為簡潔抽象,寥寥數筆,甚至只保留頭、眼、喙、尾,卻如見無聲微笑,使人從心底生出喜悅。他筆下的貓頭鷹,并不像黃永玉的貓頭鷹那樣充滿玩世不恭的味道,卻流露出一種童真、誠摯和甘于守拙的自足。即便是省略了面目的寫意人物,也沒有故弄玄虛的清高,卻充滿了人與人之間的溫情。應該說,這些畫作中所流露出的暖意,都源自畫家的一顆赤子之心,源自他發自內心地,對于世界的關懷和對于人的關愛。

    劉業昭的作品,沒有復雜的構圖,卻從不顯枯索,令人回味無窮——這無疑得益于畫家精微潛隱的筆墨。超越技巧并不等于沒有技巧,而是對技巧的領悟和運用至于無意識之境界,得之于心,應之于手,筆隨意走,而無斧鑿之痕。劉業昭的作品常以濃郁豐沛的水墨色塊層層堆棧,取消了深度感,整個畫面渾然一體,自然圓融,如屋漏痕。其用筆酣暢,干濕濃淡,變化無窮,時以少量滯澀遒勁的線條勾勒出山緣、衣褶、樹木枝干,豐富了畫面的虛實對比。如此簡潔而不簡單的筆墨中,既有承自潘天壽先生的精神,也有來自畫家個人的悉心求索。劉業昭先生早年曾以墨梅著稱,其筆下梅花枯筆淡墨,屈折勁倔,足見畫家對于傳統筆墨的深厚功力;其旅居美國后所繪舊金山風景中,不乏些許西方后印象派風景的意味;而一些簡筆花鳥畫的設色構圖,又頗具和風——可以說,劉業昭先生看似簡單的作品,是將畢生所學融會貫通的結果,也正是這種內在的豐富性,賦予他的畫作一種筆俞簡而神愈全的特質。

     

    當然,歸根結底,劉業昭作品生命力之本源,仍來自天真二字?;蛟S,摒棄虛偽,回歸本真,是人類內心共同的向往,因而返璞歸真的藝術作品,常常具有跨越種族和文化差異的魅力——這或許也是為什么齊白石的畫作能夠打動畢加索。劉業昭充滿天真之趣的作品,同樣征服了美國乃至世界各地的觀眾:他先后應邀于圣地亞哥藝術博物館、韓國漢城、日本神戶等各地舉辦個展,1992年,作為五位影響加州藝術界的藝術家之一于臺灣歷史博物館舉辦八十回顧展。 1993年,美國政府發行生肖郵票,特請劉業昭繪制,廣受歡迎,喜愛其作品的收藏者遍布美國各地。2000年,舊金山中華藝術學會推其為老一輩在美杰出亞裔畫家,以表彰他對于中國畫在美傳播發展的杰出貢獻。

     

    有愛人之心,方有暖世之畫。很多觀眾說,看劉業昭的畫,會感到快樂,大概因為劉業昭每一件淳樸溫暖的作品背后,都跳動著一顆率直、熱情、真誠的心。明代思想家李贄有言: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可以說,劉業昭正是一位歷經滄桑卻從未失卻本心的藝術家,即使斯人已逝,他充滿童真之心的一筆一畫,仍舊散發著光熱,照亮四圍,溫暖人間。

    < 返回

    • 卜筑青巖里

      卜筑青巖里

    • 綠蔭清畫深如水

      綠蔭清畫深如水

    • 莫逆于心

      莫逆于心

    • 如繡

      如繡

    1 /
    一区在线视频,久久国产精品久久AVDⅤD,色视频二区最新视频,99精品久久只有精品2022

  • 
    
    <output id="klzis"><font id="klzis"><td id="klzis"></td></font></output>
    <dl id="klzis"><font id="klzis"></font></dl>
    <output id="klzis"></out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