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旂(1900-1957),20世紀最為杰出的花鳥畫家之一,曾與徐悲鴻、柳子谷并稱“金陵三杰”,其融西入中的藝術功力,成就了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可謂中國藝術史上繼任伯年、潘椒石之后,又一位舉足輕重的花鳥畫大師,上世紀四十年代赴美后,更是成為在美傳播中國畫的第一人,比張大千更早為美國觀眾熟知?;蛟S,對于國內的藝術研究者和藏家而言,張書旂的名字并不陌生,然而,由于張書旂藝術生涯的后半段在美國度過,許多在美期間的珍貴作品和資料在國內難得一見,以致于許多研究和收藏者對于張書旂在美期間的活動、工作以及取得的成就,很難有深入的了解。因而,將張書旂在美的作品、手稿等資料帶回國內展覽,對于推進國內張書旂的研究與收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欽哲藝術中心也正是以此為使命,持續推出一系列張書旂作品展,將這位藝術大師的成就,更為全面地呈現給國內藝術界和觀眾。
張書旂(1900-1957)
張書旂是劉海粟所創辦的上海美專的首批畢業生,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已在中國畫壇頗負盛名,徐悲鴻贊其“欲與古人爭一席地,,蔚為當代代表作家”,邀至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其時張書旂在蘇浙滬一帶的藝術圈中頗為活躍,與徐悲鴻、傅抱石、潘天壽、吳作人、柳子谷 、許士騏、劉海粟、李毅士、艾中信、吳茀之等同儕切磋交游。張書旂對深得自然之趣的花鳥畫十分偏愛,用心備至,他一面著意寫生,師法造化,一面遠習古人,近習諸家。從北宋趙昌、易元吉,五代黃筌、徐熙,明代陳洪綬,清代八大山人的花鳥繪畫,到當時的海上名家吳昌碩、嶺南畫派及日本“朦朧體”等諸家作品,無不是張書旂的研習對象,而其中對張書旂影響最大的,當屬小寫意畫風的代表任伯年。張書旂畫風不僅繼承了任伯年工實結合、簡練傳神的小寫意風格,其氣韻貫通、自然流暢的線條工夫,也絲毫不輸前人,其藝術成就得到了當時國內畫界的一致贊嘆。也正因如此,張書旂才在1940年接受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為美國羅斯??偨y繪制國禮。在戰火紛飛,不時遭到日軍狂轟濫炸的重慶,張書旂畫下了一百只翎羽生動、形態各異、在橄欖枝周圍環繞紛飛的和平鴿,這幅“百鴿圖”最終成為中美兩國友誼與和平的歷史見證,由蔣介石題詞、羅家倫題詩,贈送給美國總統羅斯福,成為懸掛于白宮的第一幅中國畫,后被羅斯??偨y圖書館收藏,而張書旂的藝術外交之旅,也由此展開。
張書旂繪制贈予羅斯??偨y的《百鴿圖》
美媒登載張書旂照片
張書旂贈予美國總統畫作的新聞迅速傳播開來,得到中美兩國藝術文化界及政界的關注。1941年,張書旂被任命為藝術專員和親善大使,赴美開展增進中美友好關系的系列藝術活動,他帶著他的四百余幅作品抵達舊金山。隨后,張書旂在美國各地演講、舉辦畫展,講述中國人民在戰火中的艱辛與不屈,為抗戰募集資金。后因珍珠港事件,美國對日宣戰,原定一年的行程返程無期,張書旂不得已滯留美國,與國內的家人失去聯系。滯留美國的五年期間,張書旂堅守使命,先后在舊金山狄揚博物館、洛杉磯博物館、西雅圖博物館、波士頓博物館、華盛頓國家美術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芝加哥美術館,以及加拿大皇家藝術館等北美著名展館舉辦個展二十余次,他每于畫展現場揮毫點染,其流暢傳神的畫藝常常驚艷全場,使得中國藝術的美麗優雅贏得了外國人的贊嘆。
美媒對于張書旂在展覽現場揮毫的報道
1932年7月芝加哥先驅報報道張書旂繪贈美國援華飛虎隊隊員
本次展覽的兩幅小品《蓮池翠鳥》和《櫻花和鳴》是來自美國著名的赫什霍恩家族(美國國會山莊附近有Hirschorn Museum)的Patricia Hirschorn 收藏,屬于張書旂現場揮寫。張書旂通過畫筆所展現的美好,是對于殘酷戰爭的無聲抗議,據國民政府統計,其赴美期間向中國匯入籌款達43萬美元之多,用于支援中國抗戰,可謂壯舉。1946年,圓滿完成文化藝術交流和外交任務的張書旂返回中國,才得知有數位親人已于戰亂中離世,因時局動蕩,張書旂婉拒了包括杭州國立藝專校長在內的數所院校的職位邀請,于三年后再赴美國,這成為張書旂藝術創作的新起點。
1947年潘天壽吳弗之于上海邀張書旂出任杭州國立藝專校長的日記
張書旂作品 畫眉海棠
張書旂原本就因其花鳥畫聞名,其筆下花鳥鮮活靈動、生趣盎然,其師呂鳳子曾評其畫為:“畫花似聞香,畫鳥若欲語”,其敏銳的觀察力和純熟流暢的線條功底,造就了作品中真氣豐沛、栩栩如生的神韻。而赴美后,張書旂所定居的加州地區自然和鳥類資源豐富,張書旂的畫中開始出現許多加州的花卉與動物,如珠頸斑鶉、百合、紅木林以及美國人喜愛的白頭鷹等。而在媒材使用上,張書旂原本不拘一格,他特好使用白粉,以創造特殊的畫面效果,對于這種難以掌控的媒材,很多畫家的態度是慎用,但張書旂卻能夠將其運用得爐火純青,自然融和,為作品增添一種雅潔恬靜的意味。而赴美后,他更是進一步拓展了所用顏料和畫紙種類,他在畫中融合使用在美國購得的水粉,使得畫面具有更加明亮的色調,同時,他也使用多種色調和質地的美國畫紙和紙板, 這使得他的畫作形成了一種融中入西、并且具有更加鮮明現代意味的特殊風格,廣受西方觀眾和藏家的歡迎,他開始參加西方藝術家協會的多項活動,并獲得了包括1956年大賽水彩頭等獎在內的多項大獎。
張書旂作品 白頭鷹
張書旂作品 鳶尾花
美國時代雜志創辦人亨利·盧斯收藏張書旂畫作的函件
張書旂在美期間的創作和藝術活動,不止是其個人創作生涯的開拓與轉折,更是中國畫在美傳播發展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作品不管是對于其個人藝術成就的評判,還是對于中國畫在美發展史的研究而言,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因此,從2012年起,蒙張書旂先生美國家屬及美國硅谷亞洲藝術中心的大力支持,欽哲藝術中心就開始積極參與將張書旂美國作品帶回國內展出的一系列活動。于2012年參與了浙江美術館《張書旂作品展》的籌備工作,并與美國硅谷亞洲藝術中心合作共同促成張書旂作品一百件進入浙江美術館館藏;2014年,欽哲藝術中心再次訪問加州,在斯坦福大學拜訪張書旂之子張少書教授,商談張書旂作品再次歸國展覽事宜以及《張書旂全集》的出版意向,并于2015年于欽哲藝術中心再次舉辦張書旂作品展。而本次欽哲2016年張書旂作品展,作為第十九屆(2016)西湖藝術博覽會外圍展,展出作品除兩幅卡紙小品外全部由張書旂美國家屬提供,主要為張書旂在美期間以卡紙創作的作品、部分手稿以及少量大幅作品,具有很高的研究和收藏價值。欽哲藝術中心在短短數年內持續舉辦張書旂系列作品展,旨在增進國內藝術界對于張書旂在美藝術創作活動的了解,從而更加全面地評價和研究張這位大師的藝術成就。與此相應,欽哲藝術中心參與策劃,由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張書旂全集》,也將于2017年進入編纂階段,并于2018年出版發行。
2012年浙江美術館張書旂作品展
2015年欽哲藝術中心張書旂作品展
2016《張書旂全集》北美作品征集啟動儀式
張書旂與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賽珍珠往來信函
張書旂之于中美文化藝術交流具有深遠影響。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賽珍珠曾言,在張書旂的畫作里“人們可以看到自信、平靜與堅忍。但同時也存在著美,古老中國的美,這樣的美仍存在于中國人的永恒靈魂中?!焙m也曾稱贊張書旂“充分體會到對于更廣闊世界產生藝術影響的重要性……絕不僅是中國繪畫正典傳統的模仿者,他的作品展示出他對于細節精確敏銳的觀察力,以及勇敢的實驗精神?!绷终Z堂稱其作品“如同一位大師級詩人擲出的華麗詩行”。上世紀40年代,張書旂就曾充滿樂觀地預言西方藝術和中國藝術即將不斷加深地相互融合,而今,他的預言已然日漸成為現實,而他本人的創作與探索,正為此進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值此藝術盛會之際,我們謹以此展,紀念這位引領中國畫走向世界的先驅。